零售行业洗牌进入“下半场” 6·18将现分水岭 ?




当前位置 :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业界新闻

零售行业洗牌进入“下半场” 6·18将现分水岭 ?

发布时间 :2017/6/1 15:12:00   信息来源 :大河报

国内零售业的重磅消息在上周密集发布 。先是启动6·18大促 ,旗下零售 、数据 、金融 、物流 、技术等板块全面开放第三方服务 ;后有3000余家被编入阿里系 ,进入“互联网改造”期。此外 ,全球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 ,“全球消费者正在重返实体店 。进店意愿已恢复至2013年水平 ,纯PC端的网购消费增速继续放缓” 。

多重大料叠加 ,或百家争鸣或扑朔迷离 ,暗合了国内零售业新的变革趋势 :行业洗牌已经进入“下半场” 。

放“大招” ,电商三寡头加速地面进攻染指河南

国内零售业上周极度喧嚣 。

5月26日晚 ,阿里巴巴宣布 ,该集团与易果生鲜签订《股权转让合同》 ,前者将向后者收购联华超市18%的内资股股权 ,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 。

据了解 ,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百联的子公司 。自1991年开业以来 ,发展成为一家具备全国网点布局 、业态最齐全的连锁零售超市公司 ,旗下品牌包括“”“联华超市”“华联超市”“便利”等 。

截至上年末 ,联华超市及其附属公司的总门店数目已经达到3618家 ,分布在国内19个省市 ,保持在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 。其中 ,河南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是隶属联华超市旗下的合资公司 ,目前在郑州仍有8家 。

由此 ,3000余家联华超市门店被编入“阿里系”战队 。这是自今年2月 ,阿里与百联在上海达成合作以来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。而国内零售业两大阵营老大从握手走向资本融血 ,表明了双方践行新零售的决心 。

阿里方面称 ,未来将通过重构新零售智慧门店 ,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以及商业运作效率 ,全面贯通线上线下商品、支付 、物流 、会员等商业生态体系 。该公司已对国内5家大型实体商企完成资本渗透 ,包括 、银泰 、 、日日顺等公司在内的累计数十个项目 。值得一提的是 ,阿里借此次事件对外放风 ,“请猜猜下一位”。

这不是在释放进攻信号 ,而是电商巨头已全面打响了“地面进攻” 。

5月25日 ,(中国)在京东启动6·18大促当日宣布两个重要事项 :其一 ,沃尔玛将线下卖场搬到京东商城 ,设立网上旗舰店;其二 ,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升级国内50家门店 ,同时通过O2O平台的线上流量带动和仓储物流网络 ,为更多顾客提供线上购物体验 。

一语概括 ,沃尔玛与京东交叉持股后的深度融合进入“蜜月期” 。不仅沃尔玛 ,永辉与京东联合推出的新型“互联网+”超市样板店也将面世 ,双方合作从后台的 、物流真正走向前台的门店 。

另在本月 ,京东宣布河南公司实现省域独立化(国内共4个省) ,亦是显性进攻性动作 。与当年传统实体商企跑马圈地一样,京东的省域独立即是区域市场本土化发展的前奏 ,趋向对河南市场供应商、实体渠道拓展 、竞争对手防御 、消费市场渗透等方面立体化升级 。而今年以来 ,京东河南显然得到更多总部政策和资源的垂直支援 ,如生鲜仓 、B端大客户 、京东的拓展等 。

面对“盟军”和对手凌厉的地面进攻 ,坐拥实体终端既得利益的苏宁当然不会漠视 。“城市门店改造+县乡直营店”的双线行动 ,苏宁在近3年都在稳步加码 。如今年 ,苏宁河南将新增10个3C店 、20个直营店 ,红孩子母婴店 、苏宁小店(便利店)趋向于成片开发 。更重要的是 ,苏宁已在选址进行时 。

三大电商在实体门店领域的投资如火如荼 ,究竟图什么 ?

巧合的是 ,普华永道在上周公布的《2017年全球零售报告》显示 ,全球消费者回归实体店的购物热度正在回升 。这份报告对全球29个国家 、2.4万名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数据采样及分析 ,结果表明 ,2013年~2017年 ,每周至少去实体店购物一次的消费者比例呈现“U”形发展 。而当前 ,每周到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比例已接近2013年的水平 。

6·18将现中国零售业分水岭 ?电商在持续推高门槛

电商争相在本年度开启“地面进攻” ,诉求是什么 ,条件又是什么 ?

上周 ,京东在京举行“6·18”购物季启动仪式上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 :它已不满足再被叫做电商 ,要重新自定义为“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” 。这包括将无人仓 、无人机以及智能冰箱 、智能音响等新型科技服务向第三方市场开放 。

电商是卖货 ,基础设施服务商靠提供行业性“水电气暖”一样服务获利 。所以 ,京东提出的新定位 ,不是给消费者看的 ,品牌商与实体商企才是核心观众 。

“去电商”标签当然不只有京东 ,包括阿里 、苏宁 、 、58同城等平台一样,将物流 、大数据 、技术 、金融等多项业务板块对第三方开放 。毋庸怀疑 ,多维度的第三方业务输出 ,不仅激活了更多利润源 ,同时 ,更可对品牌商 、供应链实现更强的把控力 。这是传统商企对电商最大的羡慕 。

对于今年“6·18” ,京东提出“将见中国零售的分水岭 ,零售的消费者时代正在到来” 。放出这句话或遭行业嫉恨 ,不过 ,更需看到电商对消费市场 、品牌商已经具备的掌控力 。

仅看6·18或双11 ,历经数年竞争和沉淀 ,成了国内消费者认同度最高的零售促销活动 ,并构成了“二元制衡”格局 。每逢大促周期 ,国内有数亿消费者端着手机等候至凌晨疯狂下单 ,乃至连续一周与身边人都在谈论“剁手”的快感 。

这是全球所有实体商企都不曾做到的 。同时 ,实体商企由前些年同仇敌忾的“抵制”,纷纷走向“跟庄” 。

当越来越多的顾客与供应商对6·18 、双11形成了认同和默契时 ,电商的翅膀足够“硬”了 ,即会选择“下一步” :研发新渠道、抢占线下终端 ,破掉“消费对实体店回流”这个局 。

5月26日 ,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 、数字100 、京东联合发布的《中国电商大促新趋势报告》认为 ,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成熟化和消费群体多元化呈现两大发展趋势 :其一 ,价格已不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,品牌和品质才是;其二 ,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从商品转向一揽子综合化服务 。

纯电商平台无法单靠网售弥合消费者对体验感的追求。从某种角度看 ,当消费者“从价格主导向质量主导 、从商品大众化向个性化”转变时 ,决定了电商的先天短板会暴露得更加充分 。

于是 ,阿里也好 ,京东也罢,它们必须笼络或自建更多实体店 ,着力于解决消费的模式 。而无论是无人机 、无人仓 、无人车送货 ,还是联手家电制造商研发能网购的智慧冰箱 、智慧音响 ,电商诉求都是降低获客及运营成本 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效率 ,也在引导和重塑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,并对中国零售业进行再造 。

零售大洗牌“下半场” ,不论“出身”只拼功夫

中国商企正试图为全球零售业定义“新零售” 。

此时 ,距上世纪50年代山姆·沃尔顿创作出沃尔玛折扣(大卖场原型)已近70年 。在此期间 ,遵循“购物一站式 、专业化 、连锁化 、服务标准化”的脉络,全球零售商尽显神通 ,创造出了购物中心 、百货店 、超市 、专业店四大类零售业态 。

然而时过境迁 ,当互联网在既往13年与中国零售业发生深度碰撞和交互影响 ,使得中国商企对沃尔玛 、等传统霸主实现“超车” ,由此 ,第一次获得为全球同业重新定义零售的资格 。

“技术+零售 、品牌+零售 、IP+零售 、金融+零售 、多终端+零售” ,这些中国商企创造全新的零售业操作模式 ,全面联动线上线下 、引入消费者的参与和品牌商的协同 。这已颠覆传统的“大连锁”商业逻辑 ,并在引领全球同业者对零售概念的重新认知 。

但另需看到 ,随着国内网购消费人口红利和热度濒临新拐点 ,理性化消费趋势加深 ,纯电商公司不得不面对下一个“增长空间”的全新挑战 。此外 ,催化“消费者重返实体店”的另一个变量 ,即是实体店的不断进化 。

客观来看 ,实体店近两年在提升上面可谓不惜血本 ,甚至利用最新科技创造出“脑洞大开”的新型商店 。如沃尔玛自去年收购电商Jet.com后 ,为了宣传和推广生鲜配送业务 ,在纽约开了一家主题为“新鲜”的线下快闪杂货店 。除生鲜 、厨房调料和精品食物外 ,该店还出售一些带科技噱头的厨房产品 ,比如带有音箱和搅拌机的饮料冷藏箱 ,能连接手机 、内置镜头的智能烤箱等 。

除提升客户体验感外 ,零售商不断向上游延伸供应链 。如在河南 ,有相当多的区域零售商企已从供应链上找回了与电商抗衡的自信 ,打破“唯电商价格最低”的神话 。同时 ,包括巩义金好来 、洛阳大张在内 ,很多商企重启战略 ,使得实体商家的商品差异化 、品牌把控力进一步加强 。

当然,也不乏实体店作为内容输出方与电商平台合作 ,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沃尔玛在京东开设旗舰店 ,再比如银泰 、Aldi 、Cotsco 、苏宁等企业入驻京东 、等 。此外 ,借助美团 、UU跑腿 、饿了吗等第三方物流平台 ,永辉 、丹尼斯、世纪联华 、金好来此类传统商企开启了“反攻线上市场” 。

综上来看,实体店与电商进入了再平衡的“拐点” ,线上线下开始深度融合 。零售商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,由单一的零售终端转变全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的触点和抓手 。可以预见 ,在零售业大洗牌的“下半场” ,拼市场不问“出身” ,笼络消费者不分“岁数” ,全渠道 、立体化 、多维度的伺服能力将成为商企立身于市场的标配 。

电商三巨头近年来投资的国内实体店网络

阿里 苏宁云商 、银泰、百联系 、宁波三江 、日日顺等京东 沃尔玛 、永辉 、山西唐久 、京东帮 、京东直营 、京东便利等苏宁 苏宁云店 、苏宁购物中心 、红孩子 、苏宁小店等